私信
小漫带你玩
LV.6
官方人员
个人简介:分享漫步者产品的各种玩法~ 本账号无私信功能,有问题请在科普\玩机帖子下方评论留言
0
动态
0
关注
3.4 万
粉丝
3.6 万
获赞
2.8 万
访客
加入黑名单
TA的帖子
TA的关注
TA的粉丝
TA的帖子
07-16
科普丨两个不同耳机的左右耳能一起用吗?

太长不看版:

  • 两个同型号同固件版本的耳机,搭配原厂充电仓,可以重新将左右耳配对继续使用
  • 两个同型号不同固件版本的耳机,不能重新左右耳配对,可尝试将固件版本升级至同一版本后配对使用;
  • 不能保证所有耳机均可升级至同一固件版本,部分由于批次原因,无法更新至相同版本固件;
  • 两个不同型号长得差不多(?)的耳机,如NeoBuds Pro和NeoBuds S,可使用同一充电仓充电,但无法完成配对当做一组耳机使用;
  • 两个不同型号且长得完全不像的耳机,不用说也都知道这俩是不能配对使用的~


不少漫友都遇到过这样的窘境:耳机丢了一只,剩下的单只又舍不得扔,于是琢磨着:能不能找另一只不同的耳机凑成一对用?其实这事儿得看耳机的“身份匹配度”,不同情况结果大不一样——

一、同型号+同固件+原厂仓:完美配对无压力

如果你的两只耳机是同型号、同固件版本,并且有原厂充电仓,那基本可以放心配对。

把两只耳机同时放进原厂充电仓,点按功能键重置(不同产品操作略有差异,通常是点按充电仓按键3~5次至指示灯闪烁,或分别敲击左右耳各5次),耳机就会自动识别,重新完成左右耳配对。配对成功后,功能和原装一对几乎没区别,无论是降噪、触控还是音质,都能保持一致。

小提醒:重置前最好先清空手机上原有的耳机连接记录,避免旧配对信息干扰新连接。

二、同型号+不同固件:先“统一版本”再试配对

若两只耳机型号相同,但固件版本不一样(比如一只买得早,一只刚拆封),直接配对大概率会失败——就像两台同型号手机,一台用安卓12,一台用安卓14,底层通信协议可能不兼容。

这种情况可以先尝试“系统升级”:通过EdifierConnect检查两只耳机的固件版本,将版本低的那只升级到与另一只一致,升级完成后再按原厂仓重置步骤操作,有可能成功配对。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耳机都能“统一版本”。有些老批次耳机因硬件限制,无法更新到新固件版本,这种情况下即使型号相同,也只能挥手说再见。

三、不同型号但外观相似:能充电,难配对

比如NeoBuds Pro和NeoBuds S这类“长得像双胞胎”的耳机,虽然外观接近,甚至能共用充电仓补充电量(部分结构设计相同的充电仓可兼容),但无法凑成一对使用。

这是因为不同型号耳机的“通信暗号”完全不同:硬件芯片、蓝牙协议、降噪算法都可能存在差异。比如Pro版支持LDAC高清音质,S版支持的是骁龙畅听aptX Adaptive,两者的音频传输逻辑不一样,放在一起只会“鸡同鸭讲”,更别说协同工作了。

四、不同型号且外观差异大:连“凑数”的可能都没有

如果两只耳机长得完全不一样(比如一只入耳式、一只半入耳),那基本可以确定:不可能配对使用。

除了外观差异,它们的硬件设计、通信协议、功能逻辑可能天差地别。比如一只支持主动降噪,另一只只有被动隔音,即使强行放在一起,也无法同步降噪效果;更别说蓝牙连接时的“主从关系”(通常一只为“主耳”负责连接设备,另一只为“从耳”跟随主耳),不同型号根本无法协商分工,最终只会导致连接不稳定、声音不同步,完全无法使用。

想让两只不同的耳机凑成一对,关键看 型号是否相同、固件是否统一、是否有原厂仓辅助。最稳妥的方案还是尽量找回同型号同版本的耳机,或者直接找漫步者APP商城\微信商城客服询问固件版本号及批次配件~

你有没有试过“混搭”耳机的经历?评论区聊聊你的奇葩尝试吧!

Edifier33351212
确实好看
54
21
43
1
07-10
科普丨双设备连接与LDAC为啥不能同时开启?

最近小漫经常听到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刚买的TWS耳机,既想同时连手机和电脑(双设备连接),又想同时开启LDAC高清音质,可切换到LDAC模式时,双设备连接突然失灵了?

其实这不是耳机出了故障,而是蓝牙的天生短板在悄悄起作用。今天就来聊聊这两个功能的互斥原理。

一、先搞懂:双设备连接和LDAC,各自在忙啥?

要明白它们为啥合不来,得先看看两者的工作日常:

双设备连接:蓝牙里的左右逢源
双设备连接就像耳机在两台设备间搭了两座桥——比如手机和电脑同时连着耳机时,耳机得时刻监听哪台设备要发声音:手机来电时自动切到手机,电脑播放视频时迅速切回电脑。这背后需要不断交换信号(比如“设备A请求发声”“设备B暂时静音”),每一次切换都要占用蓝牙的通信带宽。

LDAC/LHDC:音频里的大数据传输
普通蓝牙音频(比如SBC格式)如同我们使用的压缩包,传输过程会将音频压缩,一首歌每分钟传输约2MB数据;而LDAC这类高清格式更接近无损原文件,同样一首歌要传输6-8MB数据,相当于给蓝牙这个管道灌了3倍多的内容。它的优势是细节更丰富(比如乐器的泛音、人声的气音),但代价是需要更粗的管道和更稳定的传输。

二、冲突根源:蓝牙的带宽不够分

蓝牙技术虽然方便,但它的小身板藏着一个硬限制——带宽有限。我们可以把蓝牙的通信带宽比作一条双向车道:

  • 双设备连接时,相当于“两辆车(两台设备)在车道上随时要超车、变道”,需要预留出部分车道用于打招呼(信号交互),不然就会撞车(断连、延迟)。
  • LDAC这类高清格式则像一辆重型全险泥头车,要占用几乎整条车道才能顺利通行。如果此时还要让两辆车变道,车道瞬间就会堵死——表现出来就是声音卡顿、设备切换失灵,甚至其中一个功能直接罢工。

举个具体数字:蓝牙5.0的单通道最大带宽约2Mbps,LDAC传输时要占掉990kbps(接近1Mbps),剩下的带宽刚好够单设备稳定连接;而双设备连接至少需要额外300-500kbps用于信号交互,加起来远超2Mbps的天花板,自然没法同时运行。

三、耳机芯片一心难二用

除了带宽,耳机的“大脑”(芯片)也扛不住双线操作。

双设备连接需要芯片实时处理两台设备的信号切换逻辑(比如判断哪台设备优先级更高),而LDAC解码则需要芯片进行复杂的数据解压——普通SBC解码只是简简单单的拆个快递,LDAC解码更像是组装家具,耗时耗力。如果同时启动,芯片顾头不顾尾,很容易出现计算失误,导致音质变糊或切换延迟。

四、该怎么选?根据场景二选一

虽然不能同时开启,但根据使用场景切换功能,能让体验最大化:

  • 追求便捷性(多设备切换):比如办公时需要在手机和电脑间来回切,就关掉LDAC,用普通SBC/AAC格式。此时双设备连接稳定,延迟也更低(适合接电话、回消息)。
  • 追求音质(听歌、追剧):独处时只连一台设备,打开LDAC模式。此时蓝牙带宽全给音质让路,能听到更细腻的声音细节。

其实,双设备连接和LDAC的互斥,更像是技术在平衡取舍——蓝牙的带宽和芯片的算力有限,优先满足哪个需求,全看你的使用场景。下次遇到两者打架,别着急怪耳机,这不过是蓝牙在告诉你:“我已经尽力啦~”

你平时更常用双设备连接,还是高清音质?评论区聊聊你的使用习惯吧~

纯洁无瑕
很有帮助
52
22
70
5
07-01
科普丨为啥耳机捏在掌心会“尖叫”?

刚买的 TWS 耳机一合掌心就发出尖锐啸叫,像俩耳机在“吵架”?这事儿看似玄乎,其实藏着被你忽略的声学秘密,今天小漫就来扒开真相~

原理揭秘:

小漫此前在《科普丨耳机降噪那些事》中给大家科普过,降噪耳机是通过捕捉外接噪音,在耳道内发出相位相反声波来实现抵消噪音的。因此当大家手握耳机,同时开启降噪,左边耳机的扬声器发出反相声波,被右边耳机的麦克风当成 “新噪音” 收录,右边生成的反相声波又会被左边麦克风捕捉,形成“左扬声器→右麦克风→右扬声器→左麦克风”的超级闭环。每循环一次,声音就被放大一圈,最后变成刺耳啸叫。这就像对着山谷喊话时回声不断叠加,而掌心的密闭空间就像 “回声放大器”,让声音在毫秒级内疯狂循环。同时掌心合拢时会形成半封闭空腔,当耳机发出的声波频率与空腔固有频率匹配,就会引发共振(类似对着空瓶子吹气发声)。高频啸叫通常就是某个共振频率被无限放大的结果。

解决妙招:

收纳时先关降噪:从源头切断反相声波生成;

分开存放更稳妥:避免两只耳机麦克风直对扬声器;

尽量避免做将耳机放在掌心,半握拳的动作;

下次再遇到掌心啸叫不用慌,这其实是正反馈和空间共振联手搞事。日常收纳时多注意关闭降噪、分开存放,就能轻松避开这个“声学陷阱”。你还遇到过哪些耳机怪现象?评论区聊聊呗~

Edifier94581018
非常有用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耳机降噪那些事

    进入社区的各位漫友大多都是漫步者耳机用户,手中大多至少有一副蓝牙耳机,其中入耳式...

157
32
159
4
06-19
科普丨降噪耳机“越用越弱”?3个原因你可能没想到

降噪耳机凭借强大的降噪功能,为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开辟出一片静谧小天地,成为通勤、办公、学习时的得力 “搭子”。但不少用户纳闷:耳机刚入手时,降噪效果堪称惊艳,可日子一长,却感觉降噪能力越来越弱,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就来剖析3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一、耳套 / 耳塞老化、贴合度降低

小漫在此前科普《科普丨耳机降噪那些事》中提到过,降噪分为主动降噪被动降噪,我们的降噪耳机通常也都同时由这两种降噪形式结合完成的降噪

而耳套(头戴式)与耳塞(入耳式)是降噪耳机被动降噪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耳道与外界的密封程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入耳式耳机的硅胶耳塞会因为频繁插拔、汗水侵蚀而老化,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细小裂纹,头戴式耳机的耳套也会出现磨损和坍塌。此时耳机的被动降噪效果就会打折扣,各位漫友主观上就会感觉降噪没有之前效果好了

解决方法:

定期检查耳套和耳塞状况,一旦发现老化需及时更换。日常使用时也需注意轻拿轻放,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运动出汗后及时擦干耳塞延长寿命。

同时也不建议大家更换第三方耳塞或耳套,第三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可能出现音质或降噪性能下降的情况。大多数耳机均有官方耳套、耳塞售卖,漫步者官方配件可在APP商城或微信小程序商城直接下单,大家也可以点击文章下方链接直接跳转到配件页哦

二、麦克风孔堵塞


降噪耳机依靠内置麦克风收集外界噪音,其中分为FF(前馈)与FB(后馈)麦克风,FF麦克风位于耳机外部,也就是入耳式耳机的硅胶套背面\头戴式耳机的外壳上,FB麦克风位于耳机接近耳道位置。他们都用于收集外界噪音,通过算法生成反向声波来抵消噪音实现主动降噪的,因此若日常使用中耳垢、灰尘、皮屑等脏东西附着在麦克风孔周围,堆积堵塞,就会导致麦克风无法收集到完整的外界噪音,主动降噪效果自然就会变差咯

解决方法:

使用干净棉签蘸取75%酒精(若有无水乙醇效果更佳),轻轻擦拭麦克风孔周边,注意不要过量蘸取酒精,以免酒精流入耳机内部损坏电路。擦拭后等待酒精自然挥发即可,建议清洁频率每周1次~

三、心理适应效果


当我们初次使用降噪耳机,从嘈杂环境瞬间进入安静状态,强烈的反差会让我们对降噪效果印象深刻。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大脑逐渐适应了相对安静的环境,对降噪前后的差异不再敏感,主观上就觉得降噪效果变弱了。比如,一开始在地铁上使用降噪耳机,能明显感觉到外界噪音大幅降低,可几个月后,这种感受就没那么强烈了。

解决方法:

不妨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切换到无降噪模式,让耳朵重新适应外界真实噪音环境,打破听觉 “舒适圈”。也可以对比使用不同降噪强度模式,重新感受降噪功能开启前后的变化,唤醒对降噪效果的敏锐感知。

如果尝试上述方法后,降噪耳机效果依旧不佳,且排除了以上因素,可能是耳机硬件出现故障,建议联系售后,让专业人员检修。日常使用多留意这些细节,就能让降噪耳机持续高效工作,时刻为你隔绝外界纷扰~

你期待漫步者和_____联动?(单选)
  • R.E.D女团
  • 美院毕设展
  • 孤独摇滚
  • 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
  • 我有其他想法,评论区见
点击上方按钮,选择你的观点 确认投票
翎曦

原神😄

60
16
80
3
06-13
科普丨耳机关盖自动连?五步解决问题

近期社区有小伙伴反馈耳机关盖放回充电仓后,仍自动连接手机,不仅消耗电量,还可能导致误触播放。本期科普小漫为大家寻找问题根源,并提供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根源

1.充电仓供电异常:耳机未真正 “断电”

正常情况下,耳机放入充电仓后,金属触点与仓内电极接触,触发断电指令并停止蓝牙连接。但当充电仓电极氧化、弹簧片弹性不足时(如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导致生锈,或温差较大环境热胀冷缩导致弹簧片无法接触到耳机充电触点),耳机无法完全断电,仍处于“假充电、真连接”状态。

2.物理干扰:信号 “乱入” 引发误判

耳机内置的霍尔传感器通过检测磁场变化判断仓盖开合状态。若充电仓附近存在强磁场干扰(如磁铁、无线充电器),或传感器硬件损坏,可能使耳机误认 “始终处于开盖状态”,持续保持连接。

二、五步排查法:从简单到复杂逐一击破

1.清洁充电仓电极:解决80%的接触问题

  • 工具:棉签、无水酒精(75%)
  • 操作:用棉签蘸取微量酒精,反复擦拭充电仓内金属触点(耳机对应位置同步清洁),晾干后重新放入耳机,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熄灭。
  • 原理:去除氧化层可恢复电极导电性,确保耳机彻底断电。

2.重置蓝牙连接:清除“记忆混乱”

  • 手机端:进入蓝牙设置,取消耳机配对记录,关闭蓝牙后重启手机;
  • 耳机端:长按充电仓按键,重置耳机为出厂状态,重新配对。
  • 注意:重置会清除所有配对信息,需重新连接设备。

3.更新耳机固件:修复系统漏洞若有

  • 操作:下载EDIFIERConnect,在设备设置中检查固件版本,按提示更新至最新版,若无弹出OTA更新提示则当前已经是最新版本。
  • 效果:新版固件通常会修复自动连接逻辑,减少误判概率。

4.排查物理干扰:隔离 “信号捣乱分子”

  • 测试:将充电仓远离路由器、无线充电器等设备,观察耳机是否仍自动连接;
  • 解决方案:若问题消失,说明存在磁场干扰,建议将耳机与干扰源保持30cm以上距离存放。

5.送修硬件检测:应对传感器故障

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能是霍尔传感器损坏或主板故障。联系售后进行专业检测,避免自行拆解破坏耳机结构。

三、日常使用防患指南:提前预防问题出现

  1. 防潮存放:夏季出汗多或南方梅雨季节,金属易氧化,使用后用干布擦拭耳机与充电仓,避免金属触点氧化;
  2. 减少多设备切换:非必要时关闭闲置设备的蓝牙功能,降低连接冲突概率;
  3. 定期更新固件:养成每月检查APP及耳机固件更新的习惯,及时修复潜在漏洞;
  4. 轻拿轻放:避免摔落充电仓,防止内部传感器移位或金属触点接触不良。

对症下药,告别 “顽固连接”

耳机关盖仍自动连接,本质是供电、蓝牙、系统或硬件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通过 “清洁→重置→更新→排障→送修” 五步排查,90% 的异常连接问题可自行解决。若你也遇到过类似困扰,不妨对照本文操作,让耳机恢复“听话”状态~

下期科普主题方向(多选)
  • Hi-Res小金标等玩法方向
  • 耳机硬件玩法\问题科普
  • 音箱相关知识科普
  • 耳机音箱配件选择
点击上方按钮,选择你的观点 确认投票
二极管

就是品控问题。别的耳机没遇到过呢。买过两款漫步者萝莉3anc就没遇到过,新款萝莉pro5频繁出现这个问题,才用一个月嘞。

361
261
318
44
05-23
科普丨夏季高温如何保养耳机?小漫「清凉指南」请收好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耳机来说是个「隐形杀手」。高温会加速电池老化、材质变形,汗水腐蚀更可能让耳机「英年早逝」。本次科普小漫结合夏季常见问题与产品特性,教你5招科学保养法,让耳机清凉度夏

一、高温&暴晒:锂电池的「致命威胁」

夏季风险:

  • 电池鼓包:环境温度较高时,耳机内置锂电池化学反应加速,长期暴晒更有可能导致电池鼓包;
  • 外壳变形:头戴式耳机的蛋白皮耳罩、塑料腔体可能因高温软化开裂;入耳半入耳等耳机的塑料外壳也会加速老化;

保养对策:

  • 拒绝「日光浴」:

外出时尽量包内或裤兜中存放耳机,避免直接放车内仪表盘、窗台等高温区域

  • 暴晒应急技巧:

若耳机被暴晒,需静置 30 分钟降温后再充电,避免立即使用导致短路

  • 充电「避峰就凉」:

选择夜间或空调房充电,避免高温时段(12:00-16:00)充电

避免边充边用,优先使用单5V的低功率充电器

二、汗水侵蚀:比雨水更危险的「隐形杀手」

夏季风险:

金属氧化:汗水含盐分(pH 值 4.5-7.0),接触充电触点、麦克风孔后易生锈,导致接触不良

耳套发黏:硅胶耳套吸附汗水后变黏,滋生细菌。

保养对策:

  • 运动后「黄金 5 分钟」清洁:

用微湿酒精棉片擦拭耳机外侧、耳套缝隙(重点清洁充电触点),再用干棉签吸干水分;

漫步者全系头戴式耳机的耳罩均可拆卸清理,拆卸后更方便清理死角

  • 抗菌材质「被动防御」:

选「抗菌耳套」(如漫步者NeoBuds系列、Lolli Pro系列),抗菌率达99%

运动时使用的耳机优先选 IPX4级以上防水

三、材质老化:高温高湿下的「慢性损耗」

夏季风险:

  • 硅胶硬化:高温下硅胶耳套失去弹性,佩戴易脱落
  • 头梁断裂:塑料头梁长期暴晒后变脆,弯折时易断裂
  • 耳罩起皮:头戴式皮质耳罩高温高湿下易起皮

保养对策:

  • 定期「体检」易损部件:

每周检查耳套、头梁垫的弹性,发现硬化及时更换(漫步者官方商城可单独购买原装耳套)

头戴式耳机的金属头梁(如漫步者 W830NB)更耐弯折,夏季优选金属 + 硅胶混合材质。

  • 存放「防潮 + 通风」:

不用时放入带干燥剂的收纳袋(如食品级硅胶干燥剂),南方梅雨季可搭配电子防潮盒;

避免与钥匙、硬币等硬物混放,防止刮伤腔体

四、使用习惯:夏季佩戴的「清凉法则」

  • 夏季建议:

控制佩戴时长:单次佩戴<1 小时,每隔 30 分钟取下透气(夏季耳道温度比冬季高 2-3℃,易引发湿疹);

  • 切换「清凉模式」:

多耳机搭配使用:半入耳式 / 开放式耳机更透气,减少耳道闷热;

更换耳罩:头戴式耳机建议更换冰感耳罩,当前STAX SPIRIT系列产品均已随产品配备;

五、故障预警:高温后的「急救指南」

需警惕的信号:

充电异常:充电时耳机发烫、指示灯闪烁(可能是电池保护板故障,需立即断电送修);

音质突变:高频刺耳、低频浑浊(可能是振膜受潮变形,避免自行拆解,联系漫步者售后);

连接不稳定:蓝牙频繁断连(高温可能导致天线焊点脱焊,需专业检测)。

结语:夏季保养「三分靠护,七分靠防」

夏季对耳机的伤害是「累积性」的,日常多注意防晒、清洁、透气,能有效延长耳机寿命。记住:高温时别晒、运动后别懒、存放时别乱,你的耳机就能在炎炎夏日持续「在线」。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联系品牌售后,避免因小失大。

小漫互动话题:你有哪些夏季耳机保养的「独门技巧」?

Edifier33960701
收藏了
187
63
130
1
05-19
玩机丨戴耳机总掉?如何让耳机「粘」在耳朵上

跑步时耳机甩飞、地铁低头看手机时耳机滑出、甚至安静听歌时耳机会慢慢滑落…… 明明买的是“运动耳机”,却总像个调皮的孩子不肯乖乖待在耳朵里?别怀疑是耳机质量问题,90% 的掉落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佩戴方式解决。本期科普小漫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与真实产品案例,教你几个“黄金小动作”,让耳机稳稳 “粘” 在耳朵上~

一、入耳式耳机请选对耳套尺寸、调整佩戴角度

  1. 选择合适的耳套尺寸

测量耳孔大小并选择合适的耳套尺寸

准备工具:直尺、镜子

操作步骤:

① 将尺子放在耳道外测,测量耳道孔洞的直径(一般成人耳孔直径 5-8mm);

② 对照耳机自带耳套:S 号(5-6mm)、M 号(6-7mm)、L 号(7-8mm),选择 “插入时轻微有阻力但不疼痛” 的尺寸。

合适的耳套能填满耳道缝隙,利用 “空气压力差” 固定耳机,相当于给耳机装了个 “隐形吸盘”

  1. 旋转插入 + 45° 倾斜

操作步骤:

① 用一只手提起耳郭(拉直耳道),另一只手将耳机斜 45° 对准耳孔;

② 轻轻旋转耳机,像 “拧螺丝” 一样顺时针转动 15-30°,直到耳套完全嵌入耳道软骨凹槽

耳道并非垂直向下,45° 倾斜能让耳机的 “受力三角区”(耳屏、对耳屏、耳甲艇)均匀分担重量,避免单一点受力导致滑落(还很疼)

  1. 特殊设计耳套:增加“防滑 buff”

运动首选:带 “耳翼支撑” 的耳套(如漫步者W280NB的耳翼结构),耳翼勾住耳甲腔,跑步时能减少 80% 的横向位移;

耳道敏感者:选择 “记忆海绵耳套”(一般需要另行购买,可能会影响官方默认调音),慢回弹材质会根据耳孔形状变形,佩戴10秒后完全贴合,久戴不胀痛。

错误示范:强行使用过小的耳套(如 L 号耳套装在5mm耳孔上),会导致耳机重心前倾,低头时易滑落;过大的耳套则会压迫耳道,引发疼痛和掉落。

二、半入耳耳机与耳夹式 前端卡紧 + 后端平衡

半入耳式(如漫步者Lolli ANC):将耳机前端的“防滑凸点” 对准耳屏内侧,后端的腔体轻轻抵住耳甲腔,形成 “前卡后托” 的稳定结构;

耳夹式耳机(如漫步者LolliClip):调整弧形角度,使其与地面平行,耳机不带发声孔的一侧在耳朵背面,带发声孔的一侧放置于耳道口耳甲腔位置,前侧佩戴方式同半入耳耳机,前端卡紧+后端平衡。运动时可将空气弧向耳后轻推,增加接触面积。

三、头戴式耳机:“头梁调节 + 耳罩全包”

操作步骤:

① 拉伸头梁至 “不夹头但轻微有压力”(双手按住耳罩,头梁能上下滑动 1-2cm 最佳);

② 调整耳罩方向,确保耳罩完全包裹耳朵,避免耳垂或耳骨露出;

错误示范:头戴式耳机未调整头梁,导致耳罩只盖住一半耳朵,低头时因重心靠前滑落。

Edifier44050509
感谢分享
124
64
58
4
05-15
科普丨耳机常见问题急救指南汇总:从断连到开启小金标,90%故障自己就能修

耳机作为日常生活的 “耳朵伙伴”,难免遇到各种 “小脾气”:突然断连、左右分家、音质模糊…… 别慌!90% 的问题无需返厂,参考漫步者社区的历史科普经验,跟着步骤自查就能解决。本文结合真实案例与官方解决方案,整理出这份「急救指南」,涵盖七大高频问题,助你快速恢复使用耳机~

首先推荐每位初次入手蓝牙耳机的漫友查看:科普丨蓝牙耳机通用基础使用指南

耳机充电相关问题:

科普丨警惕夏季耳机杀手

科普丨耳机充电的正确姿势

耳机连接相关问题:

科普丨耳机总断连?快来排查原因!

耳机无法连接APP?快检查这些设置!

科普丨头戴式耳机如何正确使用有线连接模式

为什么耳机充电仓显示离线

科普丨左\右耳耳机提示离线怎么办?

耳机声音异响相关问题:

科普丨底噪和电流声的那些事

科普丨戴上耳机后的“滴”声是啥?能关吗?
科普丨左右耳声音大小不一致?

耳机降噪相关问题:

科普丨鞭炮声为啥很难被降噪?

科普丨耳机降噪那些事

耳机声音相关问题:

科普丨蓝牙耳机需要煲机吗?

科普丨漫步者最强头戴式STAX S5的“平板”到底是什么?

科普丨如何减少声音失真?

科普丨无损、HQ、母带,到底应该听哪个音质?

科普丨原来蓝牙耳机发声原理这么简单

玩机丨NeoBuds、STAX、W860NB Pro不求人调音教学

耳机保养相关问题:

科普丨你真的会清洁耳机吗?

Hi-Res小金标及高清编解码相关问题:

如何在Android手机上开启LDAC\LHDC\aptX Adaptive等编解码格式

每次都要重开Hi-Res金标?教你如何固定小金标

科普丨编解码格式与金标对应关系

科普丨一文读懂各高清编解码格式支持手机及耳机型号

一款软件丨助你Windows也能使用LDAC
三步提升耳机音质,开启Hi-Res小金标

救命!为啥一播放音乐Hi-Res金标就灭?


通过查看以上小漫科普与玩机技巧,多数耳机问题无需返厂及向客服提问,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避免过度维修。日常使用中养成定期清洁、合理充电(避免过度放电)、善用官方 APP 设置的习惯,还能延长耳机寿命。下次遇到问题,先打开这份指南 “对症施救”,让耳机快速恢复最佳状态~

(注:具体操作以耳机型号说明书为准,可通过 Edifier Connect APP连接耳机后查看耳机说明书获取个性化解决方案)
各位漫友还想看哪个方向的科普/玩机技巧?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手机端登录用户点击帖子无法评论收藏,可左右滑动下方挂载帖子进入进行互动↓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蓝牙耳机通用基础使用指南

    太长不看版:·首次使用耳机将耳机取出充电仓,在手机上操作配对·通过长按充电仓按键...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警惕夏季耳机杀手

    太长不看版:夏季高温高湿会加速金属氧化生成氧化物氧化物会阻挡耳机与充电仓之间的金...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耳机充电的正确姿势

    冬季火灾高发,哪些细节要注意?随着冬季的到来,火灾时有发生,那么你了解过电子产品...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耳机总断连?快来排查原因!

    太长不看版:周围干扰设备过多,如WiFi路由器、2.4G鼠标\键盘、摄像头、其他...

  • 小漫带你玩
    耳机无法连接APP?快检查这些设置!

     之前漫友反馈耳机无法连接APP,想要通过APP来调节音效、设置模式、查看电量等...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头戴式耳机如何正确使用有线连接模式

    太长不看版:有线连接模式音质普遍高于无线连接,且延迟更低、连接更稳定有线模式适合...

  • 小漫带你玩
    耳机科普丨为什么耳机充电仓显示离线

    太长不看版:双耳佩戴耳机时显示充电仓离线并非耳机故障。显示离线原因是充电仓没有通...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左\右耳耳机提示离线怎么办?

    看到很多漫友都遇到过一只耳机正常工作,另一只耳机却无法连接或者没有声音的情况,本...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底噪和电流声的那些事

    太长不看版:蓝牙耳机能将数字信号转声波,但无线传输和芯片解析音频会产生底噪,再好...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戴上耳机后的“滴”声是啥?能关吗?

    近期看到一些平台的漫友向小漫反馈,耳机中发出的“滴”声是啥?能不能关掉?小漫连夜...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左右耳声音大小不一致?

    漫友们反馈耳机出现了左右耳声音不一致的情况,部分耳机可能伴随着使用损耗(例如经常...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鞭炮声为啥很难被降噪?

    春节,本就是热热闹闹的节日,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但是不少漫友发现,即便戴着降...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耳机降噪那些事

    进入社区的各位漫友大多都是漫步者耳机用户,手中大多至少有一副蓝牙耳机,其中入耳式...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蓝牙耳机需要煲机吗?

    太长不看版:入耳式\半入耳式蓝牙耳机不建议煲机,可能会影响电池健康头戴式耳机(可...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漫步者最强头戴式STAX S5的“平板”到底是什么?

    提到漫步者STAXSPIRIT系列,各位熟悉的漫友都知道这是目前漫步者音质最佳的...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如何减少声音失真?

    上期科普有小伙伴提问声音失真都有哪些,本期科普小漫将给大家带来耳机主要的失真类型...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无损、HQ、母带,到底应该听哪个音质?

    各位漫友在购买漫步者耳机或音箱后,通常会用一些流媒体平台听歌,例如:QQ音乐、网...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原来蓝牙耳机发声原理这么简单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蓝牙耳机以其无线连接的便捷性,成为了漫友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 Y.禁止重名
    玩机丨NeoBuds、STAX、W860NB Pro不求人调音教学

    各位NeoBuds系列、STAX系列、W860NBPro(及定制色LS880NB...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你真的会清洁耳机吗?

     小漫快速灵魂问答:你有多久没有清洁过你的耳机了呢?请把答案打在评论区根据一项最...

  • Y.禁止重名
    如何在Android手机上开启LDAC\LHDC\aptX Adaptive等编...

    第一步:以三星手机为例,进入「手机设置」,找到「关于手机」第二步:找到「软件信息...

  • Y.禁止重名
    每次都要重开Hi-Res金标?教你如何固定小金标

    很早之前就跟漫步者社区的朋友们分享过怎么开启高清编解码同时开启小金标,后来小漫官...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编解码格式与金标对应关系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一文读懂各高清编解码格式支持手机及耳机型号

    太长不看版:绝大多数近年发布的Android手机均支持LHDC5.0Androi...

  • Y.禁止重名
    一款软件丨助你Windows也能使用LDAC

    兄弟们我又来啦!继上次和大家分享了一款固定小金标的软件BluetoothCode...

48
42
37
1
04-29
科普丨假期前必看,耳机防水等级怎么选?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耳机音箱可以陪自己上山下水无所不能,但目前绝大多数蓝牙耳机都不支持高级别防水,毕竟蓝牙耳机体积通常不足5立方厘米,内部却要塞进电池、芯片、扬声器等精密元件,且耳机的音质也依赖空气振动,完全密封的耳机音箱音质肯定一塌糊涂

不过好在不是所有使用场景都需要那么高的防水防尘等级,本期小漫带大家简单了解防水防尘等级,并对各等级分别举例使用场景,各位漫友可以一一对应选购适合的产品哦

一、IPXX 等级的底层逻辑

IPXX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防护等级标准,由两位数字组成:

  • 第一位数字(0-6):防尘等级,数字越大防护能力越强。
  • 第二位数字(0-8):防水等级,数字越大防水能力越强。

例如,IP55 表示防尘等级 5 级(有限防尘)+ 防水等级 5 级(防低压喷水)。

二、防尘等级(第一位数字)共7个等级

等级

防护能力

典型适用场景

IP0X

无防尘保护

实验室 / 无尘环境

IP1X

防止 50mm 以上物体侵入

普通桌面环境

IP2X

防止 12.5mm 以上物体侵入

家庭使用

IP3X

防止 2.5mm 以上物体侵入

办公室

IP4X

防止 1mm 以上物体侵入

轻度灰尘环境

IP5X

有限防尘(灰尘侵入不影响功能)

车间 / 户外

IP6X

完全防尘

极端沙尘环境

三、防水等级(第二位数字)共9个等级

等级

防护能力

典型适用场景

IPX0

无防水保护

干燥环境

IPX1

垂直滴水无影响

普通雨天

IPX2

倾斜 15° 滴水无影响

轻度雨天

IPX3

60° 内喷水无影响

泼水节 / 喷泉场景

IPX4

任意方向溅水无影响

运动出汗 / 小雨天气

IPX5

低压喷水无影响

洗车 / 漂流

IPX6

高压喷水无影响

船舶甲板 / 暴雨环境

IPX7

1 米水深浸泡 30 分钟

游泳 / 浮潜

IPX8

持续浸泡(深度由厂商定义)

专业潜水

四、常见场景举例

运动健身:运动健身大多出汗较多,且可能有在雨天坚持户外跑步的情况,因此需要至少IPX5的防水等级

  • 常见位置:健身房、室外公园等
  • 需求:防汗水、防雨水、防尘土
  • 推荐
    • LolliClip耳机(IP56)
    • Comfo CC耳机(IP55)
  • 场景实测:跑步时耳机可抵御汗水侵蚀,小雨天气可风雨无阻

户外露营场景

户外露营可能出现大雨或涉溪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较多尘土,此时需要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

  • 常见位置:山林、小溪旁、海边
  • 需求:防泼溅、防短时浸泡、防尘土
  • 推荐
    • M100 Plus 音箱(IPX7)
  • 场景实测:音箱可在露营地抵御尘土飞扬,同时大雨天使用无压力

通勤办公场景

通勤办公场景大多无需过多防护,因此

  • 常见位置:地铁公交
  • 需求:简单防水防尘或无需防护
  • 推荐
    • Lolli ANC耳机(无标注)
    • NeoBuds Planar耳机(IP55)
  • 场景实测:办公室环境下稳定使用,偶尔雨天通勤也可正常使用

五、选购避坑指南

  1. 防水≠防蒸汽:IPX7只能防冷水浸泡,温泉/桑拿环境仍需谨慎
  2. 防尘≠防沙尘:IP5X仅能抵御日常灰尘,沙漠等极端环境需选择 IP6X
  3. 接口防护:Type-C等接口处需重点检查密封胶圈,避免进水
  4. 质保条款:防水功能不在常规保修范围内,建议购买额外补充保修服务
  5. 防护部位:耳机产品通常只有耳机本体可防水防尘,充电仓多不支持
  6. 防护时长:所有电子产品的防水防尘等级均会随时间而逐步下降
Edifier14730405
确实好看
126
29
75
2
04-18
科普丨通勤、运动、出游,如何选对耳机?

春夏交替之际,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耳机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需求也愈发多元。无论是早高峰的通勤路、挥汗如雨的健身房、沉浸激战的游戏局,还是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选择一款适配场景的耳机至关重要。那么各种场景下都适合什么类型的耳机呢?

一、通勤场景:降噪与舒适的双重考量

城市通勤中,地铁的嘈杂、公交的喧嚣常让人疲惫,此时耳机不仅是聆听工具,更像一方 “移动静音空间”。春夏衣物轻薄,佩戴舒适度与便携性成为关键:

降噪性能:优先选择主动降噪深度≥45dB 的入耳式\头戴式机型,如漫步者 NeoBuds Pro3,-50dB 深度降噪可有效隔绝环境噪音,搭配环境音模式,候车时也能清晰听到报站声。

二、运动场景:稳固与耐用的硬核需求

运动时,耳机需经受汗水、剧烈晃动的考验,同时兼顾环境音感知以保障安全:

佩戴方式:耳挂式或开放式设计更稳固。漫步者LolliClip采用定向导声技术,耳夹自适应夹持结构结合镍钛合金丝,跑步、跳跃时不易脱落,同时减少90%漏音,避免运动中的尴尬。

防护等级:优先选择IPX5级以上防水防汗机型。漫步者LolliClip支持IP56级防护,还支持一键排出水珠,开放式设计保持耳道透气,适合户外跑步或骑行,动态音效增强运动节奏感。

安全设计:耳挂式耳机如漫步者Comfo CC,无需入耳即可聆听音乐,同时感知周围环境音,适合骑行、夜跑等场景,提升运动安全性。

单次超长续航:单次运动中途没电很尴尬?可以试试漫步者W280NB Pro颈挂式耳机,单次续航时长高达23小时,且配到牢固适合运动场景,配合-45dB主动降噪让你专心运动,更适合健身房等室内场景使用。

三、出游场景:续航与适应力的双重挑战

户外出游时,复杂环境对耳机的续航、防护与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超长续航:选择总续航≥30小时的产品,如漫步者W830NB耳机,单次续航96小时,满足一周出游聆听需求,同时-45dB降噪深度助你高铁飞机不被噪音打扰。

环境适配:耳夹式或耳挂式设计更适合徒步、登山等场景,漫步者Comfo Clip Q采用镍钛合金丝,IP56防护等级抵御沙尘与泼水,同时保持环境音感知,享受自然音效与音乐的融合。

便携设计:折叠头戴或超轻机身更易收纳,例如漫步者W800BT Free降噪版的可折叠设计,可轻松放入宽大口袋或小型背包,适合短途旅行随身携带。

季节适配小贴士

透气优先:夏季选择半入耳、开放式或耳挂式设计,减少耳道闷热感,如漫步者Lolli系列半入耳耳机单耳重量均≤6g,佩戴轻盈无负担。

防护升级:户外场景关注IPX5级以上防水与防尘,应对春夏多雨及沙尘天气,延长耳机使用寿命。

快速补电:支持快充技术的机型(如10分钟充电续航2小时),适配高频次使用需求,避免电量焦虑,目前绝大多数漫步者耳机均支持快速补电功能。

这个春夏,小漫愿你每一次聆听都能精准契合,让声音为生活增添更多舒适与乐趣。

Edifier75030117
很有帮助
39
7
31
1
04-11
科普丨Hi-Res、HWA、骁龙畅听,这么多认证标准该信哪个?

耳机圈最近流行“贴金”—— 打开购物车,Hi-Res 金标、HWA 金标闪瞎眼,旁边还蹲着个骁龙标暗中观察。这届消费者堪比“耳机质检员”,看着参数表眉头紧锁:“这些花里胡哨的认证,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真干货?” 别急,今天小漫给大家逐一介绍,把这些金标掰扯明白!

一、各项认证标准横向对比

Hi-Res WIRELESS金标

HWA金标

骁龙畅听

认证编解码

LDAC、LHDC

支持LHDC、LDAC、aptX Adaptive、LC3等

aptX系列:aptX HD、aptX adaptive、aptX Lossless

频响范围要求

高频40kHz以上

20~40kHz

20~22.7kHz

延迟要求

左右时差±50us

端到端低于200ms

无要求

SNR(信噪比)

无要求

>110dB

>93dB

码率\采样率要求

96kHz/24bit以上

900kbps以上

96kHz/24bit以上

900kbps以上

48kHz、24bit以上

570kbps以上

制定机构

日本音频协会(JAS)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

高通

认证偏向

音质认证要求高

全链路体验要求高

稳定省电

机型举例

Lolli Pro 3i

Lolli Pro 3

STAX SPIRIT S5、NeoBuds S

支持连接设备

绝大多数安卓手机

国产安卓手机为主

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

二、逐个拆招:每个金标都在“偷偷内卷”

  1. Hi-Res WIRELESS 金标:音质界的“处女座”

日本音频协会 JAS 搞的认证,堪称耳机界的“ISO 质检”。它就干一件事:死磕音质。强制要求支持 LDAC 或 LHDC 编码,相当于给耳机装了一条“音频高速公路”,能传输 96kHz/24bit 的无损音乐 —— 啥概念?普通 MP3 是“乡间小路”,Hi-Res 是“八车道高速”,连歌手换气的口水声都能听得明明白白。
但它有个“致命短板”:不管延迟!尽管大多数认证了Hi-Res WIRELESS Audio小金标的耳机都会积极争取做到全面发展,延迟也通常能降至100ms以下,但总有不信邪的耳机品牌,认证了小金标就不管不顾其他参数,延迟高到起飞。适合人群:闭着眼听音乐的发烧友,反正不看画面,音质到位就行!

  1. HWA 金标:国产技术的“六边形战士”

中国电子音响协会推出的 HWA,堪称耳机界的“全能型学霸”。别的认证只盯着音质或延迟,它偏要“我全都要”:

编解码:认证时支持 LHDC、LDAC、aptX Adaptive 等,相当于精通“中英日法”多门语言,不管你用某米还是某为,安装还是鸿蒙,总能找到合适的“翻译官”;

同时也明确要求了至少96kHz/24bit 的无损音乐,这点和Hi-Res WIRELESS是一样的;

延迟:明确要求<200ms,打《王者荣耀》时技能音效和画面同步率 99%,再也不怕“听声辨位慢半拍”;

信噪比>110dB:底噪低到几乎无法察觉, 动态范围大,“大场面” Hold 住全场;

隐藏技能:连续航都要管!要求单次续航≥6 小时,再也不用出门带“耳机充电器三件套”。
简单说,HWA 就是“实用主义天花板”,适合上班通勤、追剧打游戏啥都干的“时间管理大师”—— 毕竟谁会拒绝一个“音质好、延迟低、续航长” 的全能选手呢?

  1. 骁龙标(aptX 系列):安卓党的“延迟救星”

严格来说不算“金标”,但高通的 aptX 系列实在太能打,必须单独拎出来说。尤其是 aptX Adaptive,能根据使用场景自动切换码率:听歌时用高码率保证音质,打游戏时秒切低延迟模式,延迟低至 40ms—— 比你眨眼睛还快!缺点是依赖安卓设备,iPhone 用户只能默默流泪(苹果:我自有生态,不需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金标”

认证只是 “入场券”,真正的好音质还得看硬件(喇叭单元)、算法(调音技术)、续航(别刚听半小时就没电)。就像选奶茶,有人爱纯茶的清爽,有人爱芋圆的丰富,没有 “金标之王”,只有 “听起来对味” 的好声音。下次挑耳机时,先问问自己:“我是要沉浸式听音乐,还是边打游戏边秀操作?” 想清楚需求,再看金标,保准不踩坑!

柏林
确实好看
125
41
103
2
03-27
科普丨耳机界的 “零整比”,维修成本堪比买新机?

在汽车行业,"零整比" 常用来形容零部件总价与整车价格的比例。而在耳机领域,这一现象同样存在:看似微小的耳机,维修费用却可能高达整机价格的 30%-70%。本文将以小漫家的耳机为例,揭秘耳机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行业密码~

太长不看版:

  • TWS耳机(例如NeoBuds Pro 3)内部集成大量元器件,还要兼顾耳机外壳完整性,维修费用高,不如直接更换单只新耳机重新配对
  • 头戴式耳机的可拆卸替换模块(头梁垫、耳罩等)可以直接购买替换,塑料件返厂维修费用不高,但主板部分维修费较高,可能出现维修费高于换新的情况
  • 若贪图便宜在个人作坊维修,可能会导致声音、功能与原装耳机有差异的情况,在付出额外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后也没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 建议在使用期间注意耳机保养,定期清理,合理充电
  • 主打音质的耳机更建议购买延保服务,过保后维修价格会过高
  • 漫步者常规耳机均可在微信商城或APP商城中购买单耳或充电仓配件

一、TWS 耳机:毫米级精密的代价

以漫步者 NeoBuds Pro 3 为例,单只耳机体积不足 3 立方厘米,却集成了音频Soc芯片组、复合振膜动圈+楼氏动铁双单元、三麦克风阵列和智能触控模块、蓝牙天线、电池等百余个元件。维修时需面对:

  • 芯片级维修:蓝牙、音频解码、整机算力提供的Soc芯片组焊接需在显微镜下操作
  • 声学校准:动圈与动铁单元相位匹配误差需控制在 03mm 内
  • 防水工艺:IP54 级防水拆解后需重新涂覆密封胶以维持防尘防水性能
  • ……

如此严苛的维修难度,也让维修费用直线上涨,基本上维修好一只TWS耳机的价格也已经够再买一只全新的耳机了~

并且如果贪图便宜在个人作坊维修,可能会导致声音、功能与原装耳机有差异的情况,在付出额外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后也没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因此小漫建议大家在TWS耳机单耳损坏的情况下最好直接选择购买替换单只耳机配件,重新配对即可继续使用

二、头戴式耳机:模块化设计的双刃剑

漫步者头戴式耳机大多采用 "功能舱 + 结构件" 的模块化设计:

  • 自适应头梁:由金属支架与PC\ABS\PET等材质构成,其中塑料材质部分若出现损坏基本不能修补,只能更换整体头梁,而头梁上的皮质出现磨损可拆卸后更换,价格较低;
  • 声学耳罩:蛋白皮 + 记忆海绵材质,卡扣设计,可整体更换,第三方耳罩可能出现卡扣不兼容、声学调教与官方不适配等情况,小漫建议大家购买官方耳罩;
  • 主板与单元:包含数十个前馈麦克风、发声单元、线圈、降噪芯片、充电保护芯片、电池等元器件,整体维修较TWS简单一些,但若主板上的元器件损坏,也大多只能更换整个主板

这种设计虽提升了维修效率,但也导致维修成本飙升,若头戴式耳机出现故障,大多都是更换完整的某一模块,因此维修成本也不低

各位漫友也可以自行更换耳罩等简单的配件,在商城中直接购买即可~

、行业潜规则:维修不如换机

TWS耳机这种结构精密的耳机产品大多配件成本不贵,可能仅占整机成本的30%,但由于拆机及复原困难,导致人工维修成本非常高,可能维修一只耳机的价格能占购买价格的80%以上,甚至需要维修的问题较多情况下都足够单独购买一只同型号耳机了,因此行业普遍建议TWS耳机在单耳损坏情况下直接购买单耳配件,重新配对使用;

建议各位漫友直接在漫步者微信商城、APP商城内联系客服购买对应的单耳或充电仓配件,若自行购买可能出现固件版本不一致的情况,会导致无法配对哦

头戴式耳机中的可替换部件(耳罩、头梁、头梁软垫等)大多可提供较低价格的维修,但若耳机发声单元和主板出现问题,可能也会出现和TWS耳机类似的高维修价格,因此这种情况也大多建议直接整机换新;

、延长寿命指南

  1. 充电管理:避免过度充电,使用合规的充电器
  2. 清洁维护:每月用酒精棉片清洁耳塞 / 耳罩,防止异物堵塞
  3. 物理防护:使用专用收纳盒,避免挤压折叠
  4. 软件检测:经常查看APP内的耳机情况,了解耳机状态

对于主打音质的耳机,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品牌提供的延保服务,因为维修的成本高于耳机成本,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提供整机或配件直接换新服务,且品牌官方提供的维修可以确保耳机产品在维修后声音质量不会出现下降;

而普通TWS耳机用户,可考虑在购买时勾选购买第三方意外损坏险,将维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毕竟,在 "零整比" 魔咒下,防患于未然才是最经济的选择~

飞翔
感谢分享
  • 小漫带你玩
    科普丨左\右耳耳机提示离线怎么办?

    看到很多漫友都遇到过一只耳机正常工作,另一只耳机却无法连接或者没有声音的情况,本...

186
27
101
7
03-04
科普丨不同场景专属纯音乐指南

各位漫友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试图在工作中全神贯注,却被外界干扰思绪;夜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运动时感觉缺乏动力,无法坚持;背书时记忆力欠佳,效率低下;甚至在烦躁焦虑时找不到出口。各位漫友可能会在此时用耳机听一些自己熟悉的歌来放松,一边播放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歌词本身就会让你分心,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入睡困难。

小漫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期关于不同场景适用的纯音乐方向指南,各位漫友可以尝试后在评论区给出评价哦~

太长不看版:

  • 专注工作听粉红噪音;

  • 创意激发听环境音与轻音乐;

  • 助眠音乐使用循环自然声;

  • 运动场景听步频+10节奏音乐;

  • 背书记忆时听无歌词古典乐;

  • 烦躁焦虑听低频共振音;

一、专注工作场景:粉红噪音
声音特点:类似平缓的沙沙雨声,比白噪音更温和
推荐选择:雨林声、风扇转动声、老电视雪花声
哪里找:QQ音乐\网易云等搜「粉红噪音」,或直接用风扇/空调背景声

二、创意激发场景:环境音+轻音乐
关键组合:水流/鸟鸣声+钢琴/竖琴的混合音轨
创意激发推荐曲目:专辑《Coffee Shop Ambience》系列

三、助眠场景:规律循环自然声
最催眠声音TOP3:
① 海浪反复冲刷沙滩的声音
② 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③ 山林里持续的蝉鸣
推荐曲目:漫步者Edifier Connect APP内的音乐板块有睡眠歌单哦

四、运动激励场景:动态声场激励
万能公式:跑步步频+10=音乐每分钟节拍数(BPM)👉🏻
比如慢跑步频170/分,可选BPM180的电子/摇滚
运动推荐曲目:漫步者Edifier Connect APP内的音乐板块运动歌单

五、背书记知识→ 不带歌词的古典乐
记忆推荐曲目: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小贴士:背景音乐音量保持在能听到但不明显干扰思绪的程度

六、烦躁/焦虑时→ 低频共振音
快速舒缓推荐曲目:
✓ 寺庙钟声混响(B站搜“梵音疗愈”)
✓ 鲸鱼叫声录音(专注海洋声音的播客节目)
✓ 手指轻敲木盒的节奏声

使用小贴士:
① 优先选无歌词的纯环境声
② 每种声音试听5分钟,感觉专注/放松就继续
③ 用M0外放也有效,不必追求高端音响

现在打开你的音乐软件,建一个「声音药箱」歌单吧!用对了声音,日常琐事能变得像游戏闯关一样轻松有趣~

你在睡觉前会听什么助眠?(多选)
  • 纯音乐
  • 自然声(海浪、下雨等)
  • 相声\评书\脱口秀
点击上方按钮,选择你的观点 确认投票
sslbknj

飞机入睡法

268
106
106
15
02-25
科普丨音箱摆放是玄学or科学?100元预算改造你的听歌环境

「音箱贴墙声音闷,间距太大没低频」——你的听歌环境可能正在谋杀音质!

本文小漫将通过 声学原理拆解 + 步骤演示 ,教你如何用 普通家具 和 低成本道具 实现声场优化,所有方案均标注摆位示意与预算成本,小白也能安全操作~

太长不看版:

  • 家庭音响系统听感差通常是由于反射声过多导致的
  • 需要通过调整摆放方位和室内摆设将反射声比例调整至20%~30%
  • 搭建音箱与人耳的60°“黄金三角”
  • 通过墙壁改造消除墙面“声音杀手”
  • 通过地毯与现有书本减少多次回声

一、音箱声场的核心秘密:直达声 vs 反射声

任何听感都由两种声波混合而成:

直达声:从音箱直接传到耳朵(决定声音清晰度)

反射声:经墙面/家具反射后抵达耳朵(影响声场宽度)

而合适的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会大大提高你的音箱听感

科学的黄金平衡比例

反射声比例

主观听感

<20%

声音干瘪,“头中效应”严重

20%-30%

声场自然,定位精准

>40%

低频浑浊,细节丢失

通过摆位控制反射路径,是低成本改造的核心逻辑

目前大多数家庭环境的问题都是“反射声比例过多”

二、100元改造实操指南(附摆放定位图)

■ 第一步:搭建黄金三角(0元)

-摆位公式:

人耳 ↔ 左/右音箱距离 ≈1.2米

两音箱夹角 ↔ 人耳 ≈60°

音箱高音单元 ↔ 人耳高度偏差 ≤10cm

-操作示意图:

↑用书本/鞋盒/音箱支架等任何稳定物品垫高音箱高音单元对准耳朵高度

■ 第二步:消除墙面“声音杀手”(40元预算)

在家庭声学设计中,第一反射点影响声场清晰度和立体感。处理第一反射点可减少声音模糊、声像定位不准和音色改变等问题。

-问题定位:找到 第一反射点(主反射区)
-操作方法:
镜面定位法:
坐在第一步中寻找到的听音位上,另一个人在墙上放一面小镜子,沿墙面缓慢移动,当镜子中能看到音箱高音单元时,此处即为反射点。


低成本解决方案:

道具

单价

安装位置

效果

鸡蛋棉(吸音)

15元

裁剪成30x30cm方块贴在反射点

削弱高频反射

DIY软包挂画

25元

IKEA画框+旧T恤填充悬挂墙面

扩散中频声波

■ 第三步:家具声学物尽其用(0元)

平行的墙壁可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反射,从而出现「多次回声」,让声音变得难听。可以用力拍击双手,如果听到了回声,便说明听音室内有些问题

-书架改造:

将书籍按 前高后低 方式错层摆放(厚度>5cm)在墙边

形成天然扩散体,破坏平行墙面驻波

示例布局:

-窗帘调控:
听音乐时拉至覆盖墙面面积的 60%-70%(最佳吸音比例)

■ 第四步:破解地面声波陷阱(60元预算)

同墙壁的回声反射,地面也有可能会出现多次回声问题

-地毯铺设规范:

音箱音箱

↓ ↓

[ 铺设区 ]▨▨▨▨▨▨

[ 铺设区 ]▨▨▨▨▨▨

人耳位置

▨ = 厚毛绒地毯(厚度≥5mm,尺寸≥0.8m×1.5m)

作用:吸收地面反射的低频驻波

-减震垫制作:
剪裁旧瑜伽垫或鼠标垫垫在音箱底部,隔离桌面共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百元成本内低成本改造家庭听音环境,大大提高你的音箱听感,即使条件不允许完成所有步骤,也可以参考以上方式完成其中几项改造哦

你会给音箱做“声学装修”吗?
当然会!好听最重要! 不会~随便摆摆能听就行
点击上方按钮,选择你的观点
Edifier17200218
非常有用
1209
270
940
60
02-17
科普丨耳机丢了怎么办?两种方式助你找回爱机

耳机丢了别慌张!漫步者双保险助你快速找回爱机

TWS耳机体积小巧,但难免会遇到“藏猫猫”的尴尬情况。如果你的漫步者耳机不慎丢失,别急着放弃! 根据耳机是否保持连接状态,小漫家的APP提供两种智能找回方案,即使耳机处于离线状态也有线索可循。

太长不看版:

  • 耳机连接状态下使用「找回耳机」功能
  • 耳机离线状态下使用「设备位置」功能
  • 手机可设置防丢提醒功能主动防丢
  • 搭配充电仓刻字\粘贴定位贴纸等方式主动防丢
  • 防丢理念「三秒归仓」原则

----------------------------------------

第一种方案:实时高频寻声(需耳机保持连接)

适用场景:

耳机本体掉落在沙发缝隙、地毯下方、被衣物遮盖等近距离隐藏场景

操作步骤:

保持手机-耳机蓝牙连接状态(若已断开请尝试重连)

打开Edifier Connect APP

点击右上角「设备设置」图标→ 找到「找回耳机」功能

触发高频报警音(音量自动拉满,适合安静环境定位)

注意要点:

有效范围:建议在10米蓝牙覆盖范围内使用

特殊设计:若单侧耳机丢失,可选择单独播放左/右耳警示音

隐私保护:触发报警音后,双击触控区可手动关闭

使用提示:请勿在佩戴过程中开启找回耳机功能,否则高频提示音可能会损伤听力哦!

----------------------------------------

第二种方案:离线轨迹追踪(无需当前在线)

适用场景:耳机遗落在公共场所(咖啡馆、健身房等),需通过历史定位信息缩小搜索范围

使用前提:日常使用中已开启 APP定位权限(手机系统设置内需授权)

耳机曾与APP完成地理位置数据同步

操作步骤:

打开APP点击「我的」→ 进入「设备位置」地图页

查看耳机最后在线时间与定位标记点

关键技巧:

点击右侧「导航」按钮:可直接跳转地图APP导航至标记点

利用「时间重合法」:对照行程轨迹与自身活动时间,优先排查重合场景
----------------------------------------

双重防护锦囊:让耳机主动防丢

🔹 日常防护建议

自定义设置「防丢提醒」功能:设置快捷指令\日常程序(不同手机系统的名称不同)当「耳机与手机断开连接」时,推送「通知警报:耳机断开连接」

定制耳机命名(如「办公室专用」):快速定位对应设备,避免多设备混淆

充电仓刻字标识:通过个性化刻字增加他人归还概率

🔹 硬件配件加持

选购「防丢硅胶挂绳」连接充电仓,可搭配钥匙扣或背包使用

使用「定位贴纸」(含二维码身份信息),方便拾取者扫码联系

高阶技巧:数据抢救预案

即使无法找回耳机,也要确保隐私安全:

通过APP「解除设备绑定」,避免他人获取已保存的Wi-Fi密码等数据

在「账号设置」中注销设备使用记录,防止信息残留

📢 重要提示
市面多数TWS耳机仅支持在线状态找回,漫步者的离线定位功能需在 日常提前开启定位权限。建议新用户首次配对时,在APP弹窗中勾选 「始终允许位置访问」(不影响续航),为防丢提前布控。

✨ 终极防护理念
与其在丢失后补救,不如养成 「三秒归仓」习惯 :每次取下耳机后默念3秒,完成「擦拭→检查→入仓」动作,配合官方智能防丢系统,从此告别耳机丢失焦虑!

隔夜黄花菜

整盒丢了怎么办

389
226
109
49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