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把家里的电脑音箱换成漫步者N300之后,这个品牌又重新回到我的关注里。也正好想要一个耳夹式耳机,先买了comfo clip,在APP的论坛里看到了comfo clip Q的评测预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参加,现在耳机也到手使用快一周了,可以简单评价下这款耳机了。

先说说使用场景,提醒下对于降噪和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用户,这款耳机大概率不适合你们。毕竟这是台开放式的耳夹式耳机,优点就是佩戴轻便,舒适性不错,长时间佩戴不会觉得不适(入耳式长时间佩戴会感觉耳内湿度变高,而且入耳式除非用海绵塞头,不然都有听诊器效应),跑跑跳跳也不会松脱。在公司和同事分享使用了耳机,让她们着重体验佩戴感和聆听感受,comfo clip Q的使用场景适合家中或办公室,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听到环境音和他人的对话声,不影响日常交流,耳机播放的音乐相当于背景音乐,不过加大音量会有轻微的漏音,可以接受。

同品牌耳机对比:手上一台comfo clip(以下简称cc)和comfo clip Q(以下简称ccQ),

1、从外观上对比,ccQ的电池仓体积更小,耳夹的佩戴舒适性更好,整体的触控灵敏性优于前者;CC长时间佩戴会略感夹耳。

2、ccQ带语言同步翻译功能,需APP内使用,这里有个贴心的点,手机上可以选择肩并肩或面对面的使用方式。在拾音部分也可以选择耳机或手机外放播放翻译内容,支持的语种也多,不过需要提前下载语言包;而cc支持王一博的提示语音包,不过只在运动界面下才有。

3、手机播放音乐时,在同样的输出音量下cc的声音要大于ccQ,应该与振膜材质有关,同样12mm的振膜尺寸,ccQ采用的是镀钛振膜,在我个人主观对比下,ccQ的声音更细腻,适合流行音乐爱好者。

4、APP自带音效调节,提供经典(无增益)、低音增强(低频增益)、清晰人声(中高频增益)、高音增强(高频增益)和空间音效(模拟大空间音效,略空洞)。个人一般使用经典或低音增强。

5、两款耳机都支持自动匹配左右耳,不用记哪边是左右,戴上一只,另外一只会自动匹配左右声道,这点好评,而且确实使用时长够用,听了4个小时音乐耳机还有80%的电(25%左右音量)

6、对比总结,ccQ在佩戴舒适性和音质方面略好于cc,差价部分算正常成本因素,如果对颜色和造型有要求还有一款耳夹式花再Zero clip,更漂亮的外观和配色。

说了耳机的优点之后也要吐槽下需要改进的部分:

1、操作点击方式虽然可以自定义,不过只有双击和三击两种方式,厂家应该是担心单击误触,其实可以考虑长按的方式来进行音量减小或增加。

2、接听来电后双击挂机,没有挂断提示音,有的时候是别人信号不好或者已挂断突然没声音的,还要拿手机看下对方是不是已经结束通话,因为手上日常还有用森海的商务蓝牙Presence ML,挂断或断线有call end的提示音,避免耳机无声后说(吐)话(槽)被对方听到。

3、蓝牙连接距离略短,10米的通话距离在家里穿一面墙或者在公司远离手机点就断连了,希望能提升耳机通话距离,至于Presence这种25米通话距离对于ccQ这价位的耳机不奢求,加到15米就够用了。

4、蓝牙电话通话下,对方反馈声音略空洞,希望定向拾音方面能加强。

5、音频编码只有SRC和AAC两种,码率偏低,所以前面说耳机播放音乐是作为背景音来听。现在在用的拜亚动力BYRD BLUE(晚上看电影)和森海塞尔CX PLUS(需要免打扰的时候开降噪听歌),因为这两款耳机都是使用高通的方案,会支持APTX和LDHC,相对码率高些,音乐细节方面也是优于ccQ(毕竟价格不是一个区间)。但是待机时间,长时间佩戴舒适性,运动时的稳固性,ccQ完胜挂脖入耳蓝牙和TWS入耳耳机。

5、如果想要更高的音乐码率或者轻降噪,可以看看漫步者的耳夹旗舰耳机LolliClip,ccQ这次测试过可能会考虑买台LolliClip。

最后照例给个评价,在300元以内的价格,如果要选择耳夹式耳机,comfo clip Q是众多同类型同价位耳夹内的优选,不管从品牌本身,还是售后配件购买(官方还提供配件购买的服务,比如单个耳机丢失或损坏),其他品牌价位可没有这么亲民。

如果对耳机音质和降噪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LolliC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