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作为新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我看来它的地位要远超于手机,因为它不仅要具备功能好用,还要具备一定的舒适度,所以大家对于耳机的要求比手机要更高。像入耳式耳机虽然有很出色的降噪效果,但是戴久了耳朵是真的很不舒服,所以在漫步者新推出的降噪深度可达到-38dB的半入耳式降噪耳机Lolli3ANC时,我果断的入手体验一下的。

一开始我对于半入耳式耳机的降噪效果始终抱有质疑的态度的,因为入耳式耳机的先天优势真的很难抗衡,而半入耳式又要在舒适与降噪效果的对垒中打破僵局,可想而知更是难上加难。但当我了解Lolli3ANC运用的自适应降噪技术时,我貌似看到一丝曙光。Lolli3ANC由于是半入耳式的设计,前腔是固定的造型,所以就没有办法像硅胶耳套一样提供较好的被动降噪效果,因此在主动降噪参数的调节上就需要下些功夫。漫步者采用大数据测试,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划出19组不同的漏气等级,再匹配合适的降噪参数给到人耳,这种足量的数据支撑就足以见漫步者对于降噪的用心和细心。

下面我将亲身体验给大家举例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聊聊Lolli3ANC在不同场景下的降噪效果表现。

Lolli3ANC在开启自适应降噪时,耳机会自动检测识别耳部结构与佩戴状态,匹配适当状态的参数,相当于根据人耳定制专属的降噪参数,以室内办公场景为例,在关闭降噪模式时,能很清楚的听到马路上汽车鸣笛及外面嘈杂的环境音,还有办公室敲击键盘的噪音,在开启自适应降噪模式的瞬间,环境音被“抽离”,敲击键盘和窸窸窣窣的人声被削减很多;同样在室外开启降噪,噪音也是立马消失杂音几乎全无。当然如果对降噪效果有极致要求的人可能还会有所顾虑(个人佩戴感觉降噪效果相差其实不大)如果想在舒适与降噪共存的情况下,选择Lolli3ANC这款耳机不会出错。

其次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舒适度问题,因为耳朵的感知力远比想象的要敏感的多,每1g多余的重量都会引起耳部不适,这就非常考验耳机内部零件的精密程度了。Lolli3ANC单耳耳机自重很轻,长耳机杆在戴取时也很容易,在佩戴时依靠外部固定,所以就给耳腔内部留有充裕的空间,不会触碰耳腔内部软骨。自身体积又很小,所以耳机在卡住耳朵的部分不会有垂坠感,亲自佩戴3-4小时仍无痛感体现。

除了佩戴舒适度,降噪舒适度也是体现产品品质的关键,比如有很多降噪耳机在开启降噪模式时,耳压感强烈少部分还会伴随耳鸣眩晕,这都是因为高频降噪处理得不好,再过滤这些声音的过程,打破了当前的声音平衡,导致平衡中断的原因。漫步者Lolli3ANC在开启自适应降噪模式时,就没有耳压明显的情况并且也达到可杂音抵消的效果,我想可能就是在对人声噪音(高频噪音)的防护做的比较好。

一直以来降噪效果与舒适度天生矛盾,所以很多厂商都想突破这个“怪圈”,导致在研发过程中过分极致,出现了很多“一边倒”的局势(比如舒适度很高降噪就要差一点)而漫步者反而能放下大牌厂商的姿态潜心研究,基于用户的角度做舒适的产品,并在降噪方面下功夫。

对于在这种态度下研制出的Lolli3ANC确实值得肯定,值得体验!